欢迎您光临123资源整合,本站秉承服务宗旨 履行“站长”责任,销售只是起点 服务永无止境!

【王帆】鉴赏公式3课时诗词鉴赏高中满分秘笈

正文概述    2024-02-23 08:12:24  

课程讲座内容简介

  

第一讲:咏物诗、山水田园诗         
 
第二讲:送别诗、怀古咏史诗         
 
第三讲:边塞诗、羁旅诗、闺怨诗
 
 
 
诗歌鉴赏1 ---咏物诗鉴赏
 
咏物诗是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
 
【特点归纳】
 
1、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写作技巧
 
(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步骤归纳】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实战演练】
 
1、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1)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2)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3)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诗歌鉴赏2     送别诗鉴赏
 
例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
 
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
 
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是因为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
 
【情感特点】
 
情感1:茫然、怅然若失。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情感2:宽慰                 
 
                 别董大 (情深意长的勉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情感3:劝慰中带难分难舍     
 
                  送元二使安西(情深意长的勉励)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感4:表诗人志节           
 
               芙蓉楼送辛渐 (坦陈心志的告白)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感5: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情感6:朋友间的友谊。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小结:古代送别诗一般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关怀,或对友人的宽慰,对友人的思念,表达自己的志节,依依不舍,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
 
【常用表现手法】
 
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或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鉴赏方法】
 
1、掌握送别诗的作法(结构):第一联叙题写意;第二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写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第二、三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隽永为佳。
 
2、把握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1)、杨柳   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 与“留”谐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意象。
 
(2)、长亭、短亭、劳劳亭   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3)、南浦 也是一个表离情别绪的意象,多用于水边送行,如:江淹“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4)、寒蝉、船(舟)、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灞桥、美酒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实战演练】(一)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做法。
 
(三)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诗歌鉴赏3     山水田园诗鉴赏
 
【例析】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山居秋瞑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小结】
 
山水——风光优美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情怀
 
田园——生活恬然
 
【思想内容】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 的心情。
 
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退)隐   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写景的方法】
 
①描写角度——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
 
②描写顺序——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
 
③描写方法——如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现实与想象、神话,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粗笔勾勒(白描)、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声色结合等。
 
【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1.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2分)
 
--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 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
 
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2.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拟人。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诗歌鉴赏4   借古讽今 感怀身世——怀古咏史诗鉴赏
 
【特点】后代诗人对尘封往事发思古之幽情。它常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了诗人对社会历史的感触。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论精辟。
 
解读要求:(1)基础:明了诗人所咏的人和事
 
(2)关键:把握诗人在吟咏古人时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解读时应思考,对于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作者态度是什么?诗人对此事别出新意的见解表现在何处?
 
【分析鉴赏】例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词中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廉颇等五个历史故事的典故。借“怀古”赞扬了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像刘义隆那样的仓猝冒险行动;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劳的忠贞之情。
 
(一)鉴赏方法:
 
1、弄清触发的媒体:古迹、典故、人物等
 
2、弄清史实:作品涉及到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学典故。
 
3、体会意图:古迹或人物的遭遇与诗人经历有哪些相似或相关之处。
 
4、领悟感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史实或人物表达怎样的感情。
 
(二)、所抒之情,咏史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社会历史的感悟,抒发作者的情感。
 
1、叹朝代兴亡变化。   2、感慨岁月瞬息变幻。   3、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
 
(三)、常用表现手法
 
1、以景衬情     2、由议论引发     3、正反对比,侧面烘托
 
【作者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
 
1、对历史作冷静的思考,诗人不置身其中。如下面两首: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①   王安石
 
有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②,肯为君王卷土来③?
 
注释: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②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③肯:岂肯,怎愿。
 
赏析点拨:王诗是针对杜牧的诗写的一首诗,表现了王安石对项羽失败的看法。杜诗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认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2、把历史和现实融合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以双关手法写出贾谊和自己多舛的命运)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诗人表面上是写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语。)
 
全诗景中寓情,情中见景,寄寓深刻,双关见意。
 
   过陈琳墓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 叙写自己对陈琳的景仰之情,而今日漂泊江湖路过陈琳的坟墓。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是全篇寄寓之意所在。)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即景抒情。前句是墓前之景,下句是墓前的遥思。)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抒发诗人无限惆怅之情。)
 
3、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首诗不是感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借题发挥,借咏贾谊故事,尖锐地指出统治者不可能真正地重视人才,让他们在政治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汉文帝史称有道明君,尚且如此,其他君主自然更勿论。李商隐把从古以来贤才不得重用的叹息与自身流落不遇的感慨,通过贾谊的典型事例抒写出来。前两句以欲抑故扬的手法,叙述文帝求贤,召见才能卓异的贾谊,使人以为下面必有关于国计民生大事的咨询;三四句却转而揭出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事实。讽刺的意味极深而出之以唱叹,尤觉情韵悠远。
 
【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两诗所咏之历史均为三国时候东吴与曹操在赤壁对垒的一场仗,东吴仅几万兵力,面对曹操数十万大军,由于周瑜抓住了敌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扬己之长以制胜,结果火烧赤壁,大败曹军。这是一场奠定三分局面的战略性大战,也是一个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所以引起后世许多文人墨客的怀古之情。请分析两首诗歌抒情角度的差异。--杜牧诗写了一个发现旧日武器,磨洗辨认朝代的场景,又联想到关于“二乔”、“铜雀台”这些历史上的人与物,虽然没有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却能引起人们冷静的历史沉思。
 
胡曾诗写法却不一样,直接歌颂周瑜的才能、功绩以及这场胜仗的重要意义,充分流露了赞美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出塞图   王思廉①
 
黄沙堆雪暗龙庭②,马上琵琶掩泪听。
 
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③。
 
【注】①王思廉:元朝初年诗人,历经宋、金灭亡等历史事件。②龙庭:指匈奴集会祭天的地方。③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将王昭君的悲剧归为画工之责,故有“怨丹青”的说法。
 
(1)这首诗在描写人物方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衬托。用“黄沙”“堆雪”营造气氛,衬托昭君愁苦的心境;用旁人“掩泪听”琵琶的悲伤情状衬托弹琵琶者王昭君的悲苦、哀怨。(2)与《西京杂记》的记述相比,这首诗在主题思想上具有怎样的进步性?--《西京杂记》将罪过推到画工身上,意在说明个人的不得志是小人嫉贤妒能造成的。而王思廉的这首诗将矛头指向汉朝统治者,表明由于国家民族的衰弱,因而使很多妇女成为牺牲品,所以,王昭君的悲剧便具有更深的历史意义。由此看来,王思廉的这首诗跳出了个人荣辱的圈子,以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为主题,深化了昭君出塞的意义。
 
诗歌鉴赏5     秦时明月汉时关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
 
【介绍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1.边塞诗派 举例: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归纳特征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穷兵黩武家乡---思乡念亲
 
  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   
 
  友人---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
 
(2)风格——雄壮豪迈。
 
(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3、赏析方法(1).词句分析法    (2).形象分析法
 
4、常见意象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箫笛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
 
5、主旨:①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②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奉献精神;③状写将士的乡愁、家中亲人(妻子)的离恨;④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⑤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⑥注意矛盾心情: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的矛盾。
 
【分析举隅】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前两句是写景,所写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景物特点: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荒凉、辽阔、寒冷的沙漠景象。
 
内容特点:劝别友人,前路莫愁。
 
情感特点:旷达胸襟,豪迈情怀。
 
2、本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特点,请略作分析。
 
表达: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三、四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内容加载中..
123资源整合网-全网知识付费项目平台虚拟资源淘宝虚拟货源网赚资源整合中心,一个优质的源码资源平台!
123资源整合网-全网知识付费项目平台虚拟资源淘宝虚拟货源网赚资源整合中心 » 【王帆】鉴赏公式3课时诗词鉴赏高中满分秘笈
  • 96会员总数(位)
  • 12690文章总数(个)
  • 3258本月发布(个)
  • 66 今日发布(个)
  • 稳定运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