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123资源整合,本站秉承服务宗旨 履行“站长”责任,销售只是起点 服务永无止境!

【读书】中国文化的精神

正文概述    2024-04-24 05:37:51  

课程讲座内容简介

【读书】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座课程简介:

许倬云老师的顶峰之作。

我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中国人,内化在我们灵魂里的精神到底是什么,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有着什么样的颜色?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人跟金发碧眼的老外到底有什么不同?

是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时留下来的洋洋洒洒五千字?是孔子辗转流离述而不作教化三千弟子的那部论语吗?据说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深入骨髓,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体现在琴棋诗书画的审美情趣中。时空变换,五千年的岁月,华夏民族的基因一代代传承,读唐诗的时候,感受尤其深刻,就是那些一千多年前的人们竟然写下了如此优美绝伦的文字,时光不能掩盖这些文字的光芒,历久弥新。古代的中国人把二十四节气活成了一种仪式感,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伴随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

中国文化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而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又是什么?就更难说清楚。我们只能模糊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天然地、深刻地内化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的东西,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也与中华民族的气质相关。可是它具体的核心内容到底是指什么呢?本期分享来自中国一代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的《中国文化精神》,让我们拨开历史,一起寻找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具体阐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前,需要对文化基本精神”一词的含义做一点说明。何谓精神”?精神本是对形体而言,文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对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文化的具体表现即文物、制度、习惯等,文化的精神即思想。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这种能够作为文化发展内在动力的基本思想,本身也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并随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因此,文化的基本思想,同时也一定是文化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中心思想,是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观点。要而言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定文化创造出来,并成为该文化思想基础的东西。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中国思想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民族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而刚健有为”思想则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国文化基本思想的体系。关于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这三点,留到下章再做阐述,这里只讨论作为总纲的刚健有为”思想。

刚健有为”的思想源于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周易大传》已见成熟。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是一个系统,其纲领刚健有为”思想也自成系统。

粗略地看,《周易大传》提出来的刚健有为”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彖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健含有主动性、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之义。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也就是努力向上,绝不停止。《周易大传》所说的刚健”,除了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努力向上,绝不停止的意思外,还有独立不惧”、立不易方”之义,独立不惧”、立不易方”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还有老子自胜者强”之义。《论语》有一段对话: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这是说,要做到刚毅不屈,欲望就不能太多。由此可见,刚强不屈不仅意味着一种对抗外部压力的能力,也意味着一种对付来自本身弱点的能力。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也就是《周易大传》所谓的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以直内”就是使心专一不放逸,就是控制自己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并加以抉择,义以方外”就是使行为皆符合道德原则。《彖传》又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即顺,地势”是顺,载物”就是包容许多物类。君子应效法大地的胸怀,包容各个方面的人,容纳不同的意见,使他人和万物都得以各遂其生。《周易大传》认为,健是阳气的本性,顺是阴气的本性,在二者之中,阳健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而从上述两句话的关系来看,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可见,刚健有为的思想以自强不息为主,同时包含厚德载物的系统。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周易大传》所说的自强不息”或刚健还含有刚中”、及时”、通变”等引申的原则。

《周易大传》提出:能止健,大正也。”据高亨考证,能止健”当作健能止”,能”读为而。健而止”即强健而不妄行,可止则止。《周易大传》认为,强健而不妄行,不走极端,是大正即最合乎中道的品德。《文言》认为,乾”的品德就是这样。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乾”的品德是刚健而又不过刚,是最理想的品德。这里所谓中正”,即孔子所谓中庸”。刚健而中正,《周易大传》称为刚中”。《彖传》说:刚中而应,行险而顺”,用刚健而中正的态度对待险恶,能吉利而无灾祸。

《周易大传》又提出: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又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所谓进德修业”、终日乾乾”即自强不息”。所谓及时”、与时偕行”,即以自强不息与永恒变化的客观世界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世界永恒变化的性质,就是人应自强不息的根据。《周易大传》不仅从自强不息引申出及时”即顺应变化潮流的原则,而且将这个原则与中”的原则结合起来,称为时中”。时中”即随时处中。也就是说,在《周易大传》看来,所谓中正之道”,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人的生活行动也必须随时间的变化调整,按当时的情况确立标准。

《周易大传》还认为,天地革而四时成”,世界的流变是通过一系列变革、革新形成的,人要与时偕行,也必须通变”、革命”。这样,它又从及时的原则引申出通变”、革命”的原则。《周易大传》有一句至今脍炙人口的话,叫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不能再发展的地步,叫做穷”。事物发展到极盛就要向反面变化,这叫变”。通过变革或革命,原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就会一变而为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通”,也就是通则久”。正因为如此,《周易大传》把通天下之变”作为一条重要原则。《周易大传》肯定革命与变革的重要意义。它说: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总之,《周易大传》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中、及时、通变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以刚健为中心的宏大的生活原则体系。由于《周易大传》在古代一直被视为孔子所作,这些思想的影响很大,在铸造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也起了很大作用。(本文节选自北京大学出版社新书《中国文化精神》)



内容加载中..
123资源整合网-全网知识付费项目平台虚拟资源淘宝虚拟货源网赚资源整合中心,一个优质的源码资源平台!
123资源整合网-全网知识付费项目平台虚拟资源淘宝虚拟货源网赚资源整合中心 » 【读书】中国文化的精神
  • 97会员总数(位)
  • 15905文章总数(个)
  • 2894本月发布(个)
  • 23 今日发布(个)
  • 稳定运行(天)